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鮮明的印記。
酒,一直是時代的見證者。
九十年代,榮獲世界大金獎并有著“北方茅臺”之譽的祥酒,創造了“香飄神州”的奇跡,成為了時代的經典,時代的印記。
時光如酒,歲月如潮。如果沿著時間的脈絡,再次重溫祥酒的歷史和故事,會發現經典依舊是經典,永遠不會因為時間而褪色,反而更顯珍貴,猶如一杯醇香的酒,在光陰里歷久彌香。
今天,祥酒以金獎身份再度實現品質回歸,來表達對時代經典最好的傳承和致敬。
公元前481年,春秋時期魯國第二十六任君主魯哀公西出狩獵,在青山腳下獲一項上長角、身上長鱗的怪物。魯哀公遍問群臣也不知是何山獸,回朝之后立即派人前去請教孔子,孔子曰:“此乃麒麟也,天下第一瑞獸?!濒敯Ч労蟠笙?,大擺筵席以賀獲祥瑞之物。
麒麟,是華夏民族特有的帶有神性的動物,被視為祥瑞之兆的象征,早在先秦時期就是“四靈”(龍鳳龜麟)之一。魯哀公獲麒麟一事,被孔子記載在儒家典籍《春秋》中,加上后世文人的渲染,“西狩獲麟”也成為中國文化史上帶有里程碑意義的大事。
無獨有偶,據記載,儒家先圣孔子一生也與麒麟密切相關。公元前551年,孔子之母顏征身懷六甲以后,在去尼丘山(今稱尼山)祈禱的路上遇到了一只麒麟,之后生下孔子。到孔子晚年的時候,他又一次看到了麒麟,并寫下“唐虞世兮麟鳳游,今非其時來何求?”,從此不再著書,史稱“獲麟絕筆”。魯哀公西狩獲麟和孔子遇到麒麟的地方,被后人視為祥瑞之地,并取其嘉美祥瑞之意得名為嘉祥。
作為麒麟之鄉和祥瑞文化的發源地,嘉祥不僅以嘉山祥水而著稱,釀酒歷史更是十分悠久。在嘉祥滿硐鄉宋山村北山坡出土的一批漢代畫像石中,其中就有一塊釀酒圖,記載了古人在此取泉水釀酒的場景,祥瑞之地釀造祥瑞之酒,祥酒之源由此而聞名。祥酒也與祥城、祥云一起,被百姓稱為“三祥”,成為嘉祥這座文化名城的象征。
傳承千年釀酒文化,不負傳世祥酒之名,對起源于嘉祥并長于斯、成于斯的紅太陽酒業集團來說,是一種責任,更是一種使命。
從1979年第三屆全國評酒會上正式提出和確立了醬香、濃香、清香和米香四大香型之后,當時名為“山東省嘉祥縣酒廠”的紅太陽酒業集團,就開始了醬香祥酒的研發歷程,歷經五年的潛心研究和反復試驗,并在中國白酒泰斗、一代宗師周恒剛先生的親自指導下,醬香祥酒于1984年成功問世,不僅實現了北派醬香釀造技術的一次歷史性突破,也成為企業發展中的重大轉折。
祥酒正式推向市場后,憑借品質卓越的酒體和優雅細膩的口感,備受消費者的喜愛和認可,取得了意想不到的好評效果,銷量更是節節攀升,市場一度出現供不應求的局面。只用了短短一年時間,醬香祥酒就迅速成為家喻戶曉的知名產品,被消費者親切的譽為“北方茅臺”,成為那個時代的酒界明星。
盡管到了1986年,醬香祥酒的年產能已經達到了1000噸,但在市場依然屬于“稀缺貨”,產品不僅暢銷山東各地,紅遍祖國的大江南北,而且還出口到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香港等國家和地區。當時,各地慕名前來購酒的副食品公司和供銷社的汽車隊伍,一直從酒廠大門排出幾里遠,甚至必須要縣長批條才能買酒,祥酒的火爆程度和影響力可見一斑。
1987年,周恒剛先生再次到廠參觀考察后,得知祥酒在市場上大獲成功,在親自品評之后,更是欣然親筆寫下了“南國有茅臺,江北出祥酒,南北雖兩地,醬香飄神州”的題詞,這也成為祥酒輝煌的真實寫照。
榮譽,是祥酒品質和品牌最好的證明。1987年,54°、39°祥酒雙雙榮獲山東省優質產品,祥酒躋身“山東名酒”行列;1990年,祥酒榮獲首屆全國輕工業博覽會銀獎;1991年,祥酒在第29屆世界品質評鑒大會上榮獲金獎,成為山東首個榮獲世界大金獎的白酒產品,開創了魯酒品牌的榮耀巔峰。
2019年,為紀念祥酒榮獲世界大獎30周年,紅太陽酒業集團隆重推出 “金獎1991”和“金獎1999”兩款經典新產品。其中“金獎1991”酒在2019年山東省白酒感官質量鑒評上,榮獲“2019齊魯白酒酒體設計金獎”;在中國最高的白酒鑒評平臺——中國食品工業協會國家級評委會上,祥酒 “金獎1991”以醬香型白酒第一的成績榮膺“中國白酒酒體設計獎”,再次用品質成就大獎榮譽,不僅標志著“金獎祥酒”新時代的開啟,也再度成為魯酒的驕傲。
從1984年到2019年,三十五年的時間里,無論市場環境和消費趨勢如何發生變化,祥酒的釀造生產從未間斷,不僅儲存了大量的優質醬香基酒,而且還打造了更有利于微生物繁殖生存的優質環境,由于窖池一直保持循環利用,大量長期馴化、富集的有益于釀酒的微生物菌群,附著在窖池、地面、車間周圍及空氣中,始終保持著旺盛的生命力??梢哉f,在白酒行業,像祥酒這樣保持三十年以上無間斷醬酒生產的企業為數并不多,而持續釀造并不斷重復使用的老窖池,更是稀缺。老窖釀酒,格外生香,這是酒圈公認的真理。
在無間斷生產和老窖池優勢的基礎上,祥酒嚴格按照高溫制曲、高溫堆積、高溫發酵、高溫餾酒和生產周期長、貯存時間長的“四高兩長”醬酒釀造核心工序,并在歷經多年的潛心研究和反復試驗后,對醬酒傳統工藝進行創新,成功開創了北派綿柔風格的綿柔醬香釀造工藝
綿柔醬香釀造工藝工藝意為:在醬香祥酒的釀造過程中,走完一個周期(一年時間),需經過一次投糧,七次蒸煮,六次發酵,五次取酒,所以稱為綿柔醬香釀造工藝。這種工藝是根據嘉祥的生態環境和氣候條件進行因地制宜的體系化調整,單次投糧下沙選在深秋之后,最大限度的滿足三至五輪次的產酒、產香的高峰期。蒸煮、發酵、取酒的輪次減少,克服了冬天堆積升溫不高,夏天炎熱無法操作的問題,輪次摘酒選擇在酒醅充分發酵的最佳時期,并通過超長的壓窖度夏,最大程度的縮短空窖期。
這種因地制宜、智慧創新的綿柔醬香釀造工藝,不僅解決了氣候和環境存在明顯差異的情況下,北方如何釀造優質醬酒的技術問題,而且還打造出以“金獎1991”、“金獎1999”為代表的經典產品,不僅具備醬香幽雅、諸味協調、醇厚豐滿、回味悠長的品質特色,更以柔雅的酒體,更舒適的口感開創了北派綿柔醬香的典型風格。
傳承極致品質、開創綿柔醬香和祥瑞文化賦能,注定了“金獎祥酒”天生就是一款非同一般的好醬酒,不僅滿足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對一瓶品質好酒的需求,更以北派醬酒和高端魯酒引領者的身份,續寫新的時代傳奇。